1)合同物流的本质是做资源配置管理。如何替代货主客户在货主与底层运力资源池之间寻找*优解,以*低的成本,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实现管理效率的*优,才是合同物流*大的价值;
2)供应链可通过由上到下、由后向前、横向协同等多种方式实现一体化建设;
3)一体化供应链背景下,合同物流行业整合、多细分行业横向协同的规模化趋势不可逆。

苏州物流公司
1、合同物流的存在价值
合同物流的本质是做资源配置管理。以*低的成本,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实现管理效率的*优,才是合同物流*大的价值。
1.1 合同物流的产生与存在
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诞生的基本经济原理来看,生产流通企业用于物流方面的管理成本(含人力、寻源、管理等)大于了可以实现同等职能的物流采购成本时,作为理性的经济人,一定会选择成本更低的外部物流采购。这就为独立的物流企业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生产流通企业专注主业,削减物流部门的具体职能,开始打包采购物流解决方案,这也就为合同物流企业的产生并发展壮大提供了机会。总得来看,合同物流是因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一个细分行业。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合同物流企业都是因替代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部门而产生的独立第三方企业。其中有一部分,则是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部门,凭借生产流通企业丰厚的资源发展壮大演化而来的,成为了专业的物流解决方案企业,并在主要服务母公司业务的同时,开放社会化业务。现实中,这部分企业反而成了合同物流的典型企业代表。
国内合同物流企业主要包含三大类:一类是生产流通企业孕育的子公司,典型代表企业如安吉物流、日日顺供应链、安得智联等;第二类是独立第三方,典型代表企业如顺丰供应链、中外运、远孚物流等;第三类是由物流实操业务延伸而来的小三方类,*典型的就是大票市场的专线群体。
1.2 合同物流的基础功能
从基础功能上来看,合同物流首先是替代生产流通企业的原有物流部门的大部分职能,在实现了物流方案的规划与管理的同时,达到降低管理成本的目的。
其次,是保证货物交付的同时,可以有效通过押金和运费账期的形式,让承运业务的合同物流企业保障货物的运输质量,降低破损率,当出现破损时又可以采用买赔的方式降低损失。
再者,采用合同物流企业可以有效缓解资金流压力。大型货主企业往往可以通过三个月甚至以上的运费结算账期来缓解现金流压力,要想提前兑现则必须付出一定的费用。假如货主企业是自有运力或者直接对接底层运力,那势必要面临燃油费、路桥费、运费结算等基础运营所需的现金流压力。此外,合同物流作为承运单位,必须提供合规的发票,这就规避了物流行业潜存的税票进项与合规问题。对货主来说,这也是一道合规保障。如果这些基础功能是由生产流通企业的物流部门来承接的,必然有很多环节是无法落地的。
1.3 合同物流的价值定位
从服务定位来看,大型合同物流企业往往比较重视赛道细分,比如有些企业提供的是生产供应链服务,有些企业提供的是品牌与渠道供应链服务,有些企业则提供的是分销渠道供应链服务。而小型合同物流,特别是类似专线这类兼职做合同物流业务的企业,则主要是看客户需求来提供服务,并不会深入到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也就是说,实际上他们只是做物流承运服务,只不过在中间过了一手,赚个差价而已。
从价值角度来看,合同物流的本质是做资源配置管理工作的。如何替代货主客户在货主与底层运力资源池之间寻找*优解,以*低的成本,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实现管理效率的*优,才是合同物流*大的价值。当然,能为客户的业务做更多赋能,正是现在多数大型合同物流企业追求的新价值取向,例如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效率、品牌与渠道赋能等。
2、延伸服务环节,构建一体化供应链
供应链可通过由上到下、由后向前、横向协同等多种方式实现一体化建设。
2.1 生产供应链由前端向后端延伸
在产业链中,生产制造是产业链的前端环节,也是对供应链能力和需求服务要求*多的环节。如何能保证生产所需的零配件准确、及时地送至产线,同时能*大程度上降低库存,减少库存带来的资金、周转率等一系列问题,是做生产供应链服务的合同物流企业必须要有的基础能力。
另外,协助客户做好基础生产供应的同时,优化供应链的适配性,构建产销一体化供应链,也将成为合同物流企业赢得客户信赖的新价值点。
例如,典型的生产供应链服务企业——准时达,全球3C电子类产品代工巨头富士康旗下包揽所有供应链服务的合同物流企业。其通过建立全球VMI仓储网络,采用JIT管理,以*优的方式,在*准确的时间,将数十万种电子零部件交付到代工产线,保障富士康全球几十万工人在产线上不间断操作的零部件供应,协助富士康完成将近2000亿美元的年产值。利用上游的资源优势,在服务生产物流的同时,准时达逐步向成品销售供应链延伸,意在打造从生产制造到成品分销配送的一体化全程供应链服务体系。
|